颜射av

新刊速览丨《岳麓公共治理》2025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25-07-04 作者:陈妍婷 浏览量:

封 面


22516A


目 录


89BBB



内容提要


【“数家治智驱动国理现代化”专题】


01 数智化时代的国家治理:一个信息政治学视角的分析框架

[摘要]当前, 我国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国家治理革新叠加并进的发展进程中, 数智技术与治理实践深度融合, 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高度与深度融合, 在社会和政府双重驱动之下, 数智技术通过三种途径提升国家信息能力: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机器智能与社会智能深度融合提高信息加工能力、数智技术服务于人民提升信息利用能力。随着国家信息能力提升, 国家内部信息流动的阻碍减少; 同时,国家与社会的联结方式从疏离到交叠再到融合, 国家得以更清晰地“看见”且更高效地 “看懂”社会。国家行动有了更完备的高质量信息支撑, 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增加, 从而能够真正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当然, 数智化时代对国家治理而言并非只有机遇, 也存在信息能力局限性、多元治理主体信息不平衡、协调治理主体利益难度大等风险。因此, 在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进程中,需要借助数智技术这股东风, 提供更多的治理工具和手段选择, 也有必要建立保障机制以防范并解决技术“负能”困局。

[关键词]国家治理; 信息政治学; 国家信息能力;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作者简介]

杨 光 (1993—), 女, 博士,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颜射av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研究方向:比较政治、国家治理、两岸关系与台湾政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02 在绩效与认同之间:技术治理的合法性承载及其演化

[摘要]以绩效为基础的合法性逻辑展现了数字技术的工具价值对于政府有效治理证成的意义。技术绩效中所具有的结构性特质在组织层面 (宏观绩效) 和个体层面 (微观绩效) 形成了“绩效—社会—秩序”合法性的多维叠加。通过对技术治理合法化机制及其三种汲取策略的剖析, 发现绩效因素并不必然构成合法性的逻辑起点, 其原因在于技术绩效与合法性的关系存在结构、层次和类型上的区分。绩效及其生成过程存在与之相应的观念支持——技术的社会认同与社会评价, 以及由此框定的国家与社会可以共同接受的绩效行为与治理目标相互适配的秩序逻辑。这三种要素共同缔造了技术治理的有效性和正当性, 从而符合各类评价主体对技术治理的合理化想象与期待。

[关键词]技术治理;绩效;社会认同;秩序合法性;合法性承载

[作者简介]

王 磊 (1993—), 男, 博士, 苏州大学政治与颜射av 讲师, 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 技术政治学。

杨茜钥 (2005—), 女, 苏州大学政治与颜射av 本科生, 研究方向: 技术治理。

王小芳 (1991—), 女, 博士,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颜射av讲师, 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 数字政府与治理。


【 “数智驱动政府治理现代化”专题】


03 从“科层工具”到“中介枢纽”:数字平台重构跨域协同的实践逻辑

[摘要]在跨域治理情境下, 行政区划之间的制度分割与利益博弈往往导致协同效能受限, 数字平台的崛起为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转机。基于长三角“一网通办”的实践案例, 研究从技术政治学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视角出发, 提出“数字平台中介治理”的分析框架, 探讨其在规则转译、组织协调与认知重构三个层面的作用逻辑。研究发现平台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通过将地方差异化法规与流程拆解为可编程的脚本或数据字段, 平台能在不触动宏观政治权威的前提下, 推动地方制度逐步向标准化、可对接的方向演进; 二是通过流程留痕与自动化绩效比对, 平台在科层体系内发挥 “元治理”功能, 将跨域合作转化为可视化、可竞争的过程; 三是平台以动态数据聚合与可视化算法重构地方主体的认知基础, 协作难题得以在持续交互和数据透明中逐渐缓解。结论表明: 数字平台在维护了科层体制的稳定性的前提下, 通过对治理过程的深层介入, 形成了制度弹性与技术理性相互形塑的治理生态, 为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了新型解决方案。

[关键词]数字平台; 跨域治理; 中介治理机制; 长三角“一网通办”

[作者简介]

曹海军 (1975—), 男, 博士, 东北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 东北大学文法颜射av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城市社会治理、数字公共治理与公共服务。

许子贤 (1998—), 男, 东北大学文法颜射av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数字公共治理。


04 技术代理何以影响街头官僚裁量权配置?——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

[摘要]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决策革命正在改变街头官僚的决策方式, 这种决策过程凸显了权力的动态变化。学者普遍关注到数字技术对街头官僚裁量权配置的影响, 研究得出“赋能论”“削减论”“延续论”等竞争性观点, 然而现有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街头决策的复杂多层次性实践。本文基于技术代理理论, 在构建“算法工具-工作界面”的类型学框架的基础上, 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四个街头决策流程进行了实证分析, 阐释不同行政决策场景中人机交互关系和街头官僚裁量权配置的差异性。研究表明, 在不同的人机交互场景中, 数字技术嵌入决策流程的边界不同且街头官僚角色任务存在差异性, 需要进一步地辩证看待数字化与街头自由裁量权的“限权”和“赋能”的实践逻辑。数字技术与街头官僚的双向互动决定了裁量权的配置, 而系统官僚和街头官僚裁量权存在互补性, 数字化的趋势强化上下级街头官僚的权力配置关系。因此, 针对不同的技术代理呈现出的效果, 需要建构和谐的人机协同裁量关系, 以实现技术代理中人的主体性和以人为本的治理逻辑。

[关键词] 街头官僚; 技术代理; 自由裁量权; 决策过程

[作者简介]

刘 倪 (1996—), 女,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颜射av) 国家治理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街头官僚、数字公共治理。


05 技术赋能、新型政商关系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TOE框架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组态分析

[摘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要课题。研究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并据此提炼出数字服务能力、政府数据开放、政府关心度、政府廉洁度、创新发展环境、减税降费成本、金融普惠环境等7个前因条件变量, 以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为结果变量, 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组态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其一, 民营经济高全要素生产率受多重复杂因素共同驱动, 单一前因条件无法独立成为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其中政府关心度与金融普惠环境在高水平组态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二, 政府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存在技术环境协同的数字赋能型、组织环境联动的政府引导型、多元要素驱动的融合共生型三种路径组合。这一研究的实践启示在于: 地方政府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政务运行效率, 凸显并强化政府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职能; 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着力打造回应性政府和有为政府; 正视地区资源禀赋差异, 因地制宜地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组态分析; 高质量发展; 技术-组织-环境 (TOE) 框架

[作者简介]

程波辉 (1979—), 男, 博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颜射av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政府规制与治理。

罗培锴 (1998—), 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颜射av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公共政策与管理。


【“数智驱动应急管理现代化”专题】


06 基于生成式治理的应急协同: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案

[摘要]在全球风险社会与复杂性交织的危机背景下, 传统应急管理的科层制逻辑面临“数据孤岛”“知识鸿沟”与“韧性赤字”三重困境。研究提出基于生成式治理的应急协同新模式, 通过技术逻辑与制度创新的协同, 重构应急管理的知识生产、决策机制与系统韧性。研究表明: 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去结构化交互整合多源数据, 打破数据孤岛; 依托跨模态生成融合多学科知识, 弥合决策鸿沟; 借助涌现性调节提高系统自适应能力, 增强动态韧性。信息技术从嵌入式工具向协同性机制再向构成性结构发展, 通过调整规则体系、重组权力结构与创新知识生产规则, 改变了应急管理中的“技术-制度”互构体系。在此基础上, 构建“知识-决策-系统”三重融构框架, 提出数据、决策与行动协同的实践路径, 推动应急管理从“预测-控制”向“适应-演化”转型。研究也为数字时代应急协同模式创新提供了一种制度与技术协同的实践方案。

[关键词]生成式治理; 应急协同; 知识融构; 决策融构; 系统融构

[作者简介]

刘若玄 (1990—), 女, 博士,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颜射av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数字治理、应急管理。


07 制度压力、注意力配置与组织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

[摘要]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领域, 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着力点, 安全生产预防性治理产生的制度压力对组织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具有重要影响。那么,当面临相同的外部制度压力时, 组织为何对制度压力做出不同的反应? 基于注意力基础观, 研究认为不同领域的注意力配置将会同时作用于制度压力下的组织战略决策, 即组织的信息技术注意力与安全生产注意力对制度压力与组织数字化转型决策的关系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以中国55个城市的466家企业为研究对象,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 系统考察了数字时代背景下制度压力对组织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理及注意力配置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 (1) 规制压力与规范压力均促进了组织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 (2) 调节机制发现, 组织的信息技术注意力与安全生产注意力均能显著促进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 并且强化制度压力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正向关系。因而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推进中国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及管理启示。

[关键词]制度压力; 注意力配置; 应急管理; 安全生产; 数字化转型

[作者简介]

袁 玉 (1993—), 女, 博士, 西南交通大学颜射av 讲师, 研究方向: 应急管理与数字治理。

郭禹辰 (1989—), 女, 通信作者, 博士,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颜射av副教授, 研究方向: 决策分析。


【研究论文】


08 行出必言: 地方政府部门如何塑造担当作为的日常形象?——基于Q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案例分析

[摘要]如何充分激发政府各部门的担当作为意识和能力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各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 一些服务性的职能部门往往由于不承载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被认为没有太多 “表现机会”, 其应如何塑造担当作为的日常形象往往被忽略。通过建构科层体制中对上印象管理和形象塑造的分析框架, 并考察Q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五治五提”作风建设中的实践过程, 研究发现: 通过行动姿态的积极营造、保底下的出彩、上接与挂联以及有效的信息宣传, 该部门成功地塑造了担当作为的形象, 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 其成功的背后蕴含着日常言行的相互强化机制, 成功地建构了言行统一的行动体, 也就是把“说到”与“做到”、“说得好”与“做得好”、“说得更好”与“做得更好”有机协同起来, 并不断强化。本文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政府印象管理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政府部门; 担当作为; 常规工作; 印象管理

[作者简介]

钟伟军 (1976—), 男, 博士, 浙江财经大学颜射av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地方治理。

杨 菲(1986—), 女,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颜射av讲师,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颜射av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语料库语言学及话语分析。


09 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何以发挥引导效应?——基于NCA与fsQCA方法的联动效应研究

[摘要]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是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等市场失灵问题的典型政策工具, 如何优化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的制度安排与组织实施以促进企业融资是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研究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鉴于地方政府网络间的政策体系与区域市场环境差异产生的复杂条件, 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 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fsQCA) 方法, 运用省级以上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参股混合基金的41个投资案例, 探索区域创业投资市场发展程度和联合效应 (环境层面)、政府引导基金的补偿形式和投资时点 (政策层面)、创业投资机构的背景 (组织层面) 五个条件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组态产生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 (1) 除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时点为早期投资之外, 其他单个条件并不构成政府引导基金发挥引导效应的必要条件; (2) 三种不同的条件组合路径能促使政府引导基金发挥引导效应, 它们分别是环境-市场循环促进型路径、资源-政策-市场协同型路径和资源-环境强力驱动型路径; (3) 环境对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效应的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 即在创业投资市场发展程度较低的情况下, 仅依赖政策安排或市场力量都无法促进政府引导基金发挥引导效应。研究为从优化制度安排与组织实施方面完善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实践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政府引导基金; 创业投资; 引导效应;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fsQCA); 必要条件分析(NCA)

[作者简介]

程聪慧 (1992—), 女, 通信作者, 博士, 颜射av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公共政策与创新创业。

褚清清 (1998—), 女, 颜射av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公共政策、电子政务。



注:以上内容以正式出版为准。






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电话:0731-88821266
传真:0731-88821266

颜射av-颜射av射脸版权所有 ©2019年
湘IC备09007699号